12
月3日
晚,作为重庆市首届青年戏剧演出季的参演作品之一,我校师生原创中文话剧《青春之歌》在重庆国泰大剧院上演。重庆市文联主席申列荣,剧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夏祖生、副秘书长徐冀,我校党委书记邓卓明、副书记龚燕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校长周泽扬通过打给编剧、导演徐赤的电话,向《青春之歌》全体演职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和衷心感谢。
大型话剧《青春之歌》,是根据杨沫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由我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徐赤任编剧、导演的作品。该剧重点截取了林道静、卢嘉川和余永泽的故事。
记者采访了该剧的编剧、导演徐赤。他谈到了这部话剧在创作上的亮点。
他说,此次改编的作品,采用了倒叙的方式,是一部林道静的回忆剧。林道静出狱后,接到江华转交的卢嘉川在狱中写给她的信。林道静百感交集。这引出了回忆中的故事。十几场戏后,剧情又回到起点。紧接着呈现了林道静入党以及在“一二·九”运动中的独立演讲的情景,突出了林道静的成熟,完成了林道静人物性格成长历程的塑造。该剧使用了许多过场戏,简明交代了许多大事件。设计结构上,注重从浩如烟海的故事中遴选素材,确定了突出林道静与卢嘉川的线索,增加了卢嘉川与余永泽的对手戏,让人物冲突起来,情节集中在他们三人之间,有意弱化了小说中的重点人物江华,省略了林道静在定县、深泽县和北大做地下工作的经历。
该剧主要通过余永泽与卢嘉川的对比让林道静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来书写林道静的成长。该剧还从郑瑾、江华、徐辉、罗大方的正面影响,以及余永泽、王晓燕、白丽苹、胡梦安等人的反衬等角度,来完成林道静性格的塑造。
主题歌的运用在结构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剧目的首、尾,均有演员演唱。剧中反复出现主题歌音乐,用不同乐器演奏,很好的强化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渲染了气氛。
采访中,很多观众认为该剧展现出了当代大学生为追求梦想而顽强拼搏、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的时代精神,感人肺腑。到场观众被剧中的人物和情节所深深打动,认为该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戏剧。不少观众还多次流泪。一位大学生说,“林道静,余永泽的个性也都很鲜明,演得很好”。一位老奶奶用手擦拭眼角未干的泪水,“卢嘉川被捕时的那首背景音乐特别让人动容。让我想起了当年看过的同名电影”。
据悉,《青春之歌》从组建剧组到此次公演历时30个晚上。徐赤谈到,所有演员均为我校学生。虽然剧组是由在校学生组成的非专业演出团队,他们面临空余时间少、剧社资金、排练场地不足等重重困难,但演职人员努力拼搏,战胜各种困难,不断提升演出水平。剧组所有人员将当代重师人践行“中国梦”的坚定信念真实地展现给观众,获得了剧协领导、专家和观众们的肯定。















(摄影:李洋 黄松)
编辑:李若岩、何瑶